陈慧娴的名字提起,很多人首先会想起那首《千千阙歌》,那旋律仿佛能瞬间带我们回到那个港乐的黄金时代。最近看她40周年演唱会的照片,不少人都忍不住感叹:“娴公主”似乎发福了,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。但短发依旧利落,唱起歌来,那个清亮的音色丝毫没有减退,台下的歌迷依然是从少年追到中年,座无虚席。
其实,陈慧娴这些年状态一直比较松弛,她自己也曾在采访中坦言:“早就不找另一半了”。这话一出,评论区炸开了锅。有的人认为“一个人也挺好,自在”,也有人感叹:“要是当年没有跟那个音乐制作人分开,会不会不一样?”事实上,她的感情路就像她的歌里唱的那样,总是带着些许遗憾。二十多岁时,她曾与为她创作歌曲的制作人有过一段感情,那时对方甚至提到过结婚,但她那时心心念念的是去美国深造,觉得“还年轻,不想被束缚”,于是异地恋渐行渐远,最终那位制作人结婚了,而她也在回望时才发现内心的空落。
不仅是感情,陈慧娴的事业也是在“进”与“退”之间徘徊。许多人记得她十八岁那年,原本只是跟朋友去录音室玩,结果音乐人一听她开嗓,整个录音室都安静了——谁能想到,这个乖乖女后来会成为乐坛的“公主”呢?《逝去的诺言》火爆时,她还是个大学生,电台榜单几乎天天霸榜,连郭富城都在她的MV里出演男主角,张学友、黎明也曾与她合作,风头无可阻挡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风光背后,她的家庭背景却是一块不小的压力。她出身书香门第,母亲严厉,父亲更是总说“读书第一”,认为娱乐圈“不正经”,希望她能成为一名教师或公务员。为了能继续追求歌唱事业,陈慧娴曾与父亲约定:“合约到期后,我就去留学。”于是,1989年,《千千阙歌》销量突破35万张,正是她事业巅峰的时候,她却兑现了自己的承诺,在告别演唱会上穿着白婚纱唱歌,含泪告别了歌坛,随后转身去了美国。
有些人或许会觉得,“放着巅峰期不拼,太可惜了。”其实,圈内不乏有类似的选择。就像张国荣在事业最火的时候,选择去加拿大休养,梅艳芳也曾考虑过“退圈嫁人”。有时候,选择背后其实是一种对“另一种生活”的执念。陈慧娴也曾在节目中回忆说,那时她觉得父亲说得对,唱歌只是副业,但真正到美国后,她又忍不住对着课本哼唱旋律。
1995年她学成归来时,歌坛的风云早已变化。新人层出不穷,她的新歌再也没有曾经那么受欢迎,公司的资源也开始倾斜给年轻歌手。有人说,“如果当时没有离开该多好。”但她自己却早已看开了,直到2010年复出时,她明确表示:“不想再追求曾经的辉煌,只想把歌唱给那些愿意听的人。”
如今,她参加《声生不息》的表现再度证明了这一点,站在舞台上再次唱起《千千阙歌》,台下的观众齐声合唱,仿佛这首歌已经超越了“红不红”的意义。即使有些人觉得她“比年轻时胖了”,更多的人却称赞:“这才是真实的59岁,能一直唱下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”她自己也在社交媒体上幽默回应:“打扮漂亮是给歌迷看的,不是给别人挑的。”这份从容与坦然,正是岁月的赠礼。
回过头来看,人生中没有那么多的“如果”。当年为了父亲的期望暂别歌坛,后来又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一次次回归。感情上的错失,事业中的跌宕起伏,最终都成了她歌声中的故事。这不禁让人想到身边的许多人,年轻时选择了“应该走的路”,而后又回头去走“想走的路”,尽管过程曲折,但能一直追随内心的选择,终究是人生的一种胜利。
现在,陈慧娴的巡演依旧火热进行,杭州、深圳的门票都传闻异常抢手。去看演出的人,有一半是为了听那首熟悉的老歌,另一半则是想看看这位历经风雨的女人,如何带着微笑唱完自己的人生。毕竟,能把遗憾转化为释然,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。
发布于:福建省网配查配资-炒股指杠杆收费-配资门户-配资在线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